乌萨斯皇帝对此次远征寄以厚望——瘫痪甚至俘虏赤色叛军的一座军用移动城市,将极大地提振乌萨斯帝国军队在失败之下的犹豫和恐惧,也很可能获得大量先进技术的样品。
无论如何,泰拉人民保卫军既然把一座小型军用移动城市——还是之前缴获的“察里津”城——不带任何掩护部队地放到了突出位置上,那么乌萨斯帝国必然要想办法雪耻。无论是瘫痪这座城市,还是夺回它。
在舰队严苛军纪的约束下,瞭望员们不分昼夜地盯着地平线。在这个科技发展倒错的时代。尽管这支直属于乌萨斯皇帝的陆行舰队携带了中型无人机,但无人机上的CMOS元件依靠术士高级技工才勉强克服工艺问题,投入小批量生产,属于确实先进,但既贵又脆弱的玩意,无法在低光环境下正常工作,图传上只会显出雪花堆似的噪点。
夜战中索敌的重任,还是落到了大口径光学设备和瞭望员那常年被鱼肝油滋养着的眼球上。
“司令官大人,‘尼古拉耶夫’号瞭望员报告,113°方向10km外发现疑舰,辨认为我国旧式驱逐舰。”
基里连科从遐想中回过神,活动了一下僵死的肌肉:“维持当前队形,对该舰实施炮击!”
那艘驱逐舰仿佛听见了基里连科的命令,舰体上灯光大作,源石动力炉的散热口变得赤红并冒出滚滚热流;舰上的火炮调转向舰队,胡乱喷射着橘红色的烟火,炮弹拖着灰色烟迹歪歪扭扭地落到地上,掀起一蓬肮脏的泥雪。
战斗开始了。
群友番外舰队中刷新
飘扬红旗的陆行驱逐舰履带组加速运转,那帮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对手就要仓皇逃窜了吗?
这诡异的孤军不由得基里连科起疑,但到嘴边的肉是不能不吃的。
一百万坎德拉亮度的照明弹带着降落伞缓缓降落,将那艘战舰罩在光柱正中。在雪原上狂奔的驱逐舰在“神圣使命”快速战斗群的官兵们看来活像见了光的蟑螂。探照灯的电光如无形之手捉住那艘渺小的敌舰,基里连科的脚下传来一阵轻微的震动,“神圣统治”舰队的旗舰,“神圣统治”号战列舰的152mm副炮率先吐出一团污浊的黑云,炮弹尾部的曳光管在黑暗中冒着显眼的红光。驱逐舰的低矮舰影随即被林立的尘柱瞬间盖住。
到目前为止,一切都随着基里连科的命令正常进行,这些原本令他担忧的小伙子们让他不得不暗暗称赞:舰员培训的费用没有白花。
好兵也拿到了好东西。随着技术进步和实验论证发展,乌萨斯帝国陆行舰队的武器系统正在快速发展。在战列舰司令塔那层层叠叠的各塔层中,他所处的司令舰桥上面便是炮火指挥中心。
“神圣统治”号战列舰的枪炮长与另外二十多名官兵正在那里,通过二十多条舰内有线通信线路连接战舰上所有与火炮相关的部门:司令塔顶部的光学测距仪传来观测数据,炮火指挥中心的枪炮军官们选定目标方位、弹种、射击方式,传给司令塔底部层层装甲保护着的中央射控室。那里将数据手动输入泰拉人迄今都无法完全理解的集成电路弹道计算机中,再将输出的射击诸元汇报给操作舰炮的炮手们。
简短的试射过后,三艘快速战列舰的副炮开始射击。
“全部战列舰副炮18发齐射,首轮跨射,四发命中!”司令舰桥里的炮术军官眼睛凑在包着皮革的目镜上,耳中塞着有线话筒,大声重复着炮火指挥中心汇报的弹着观测结果。
“很好。”基里连科点点头,舰桥内的军官们也以为司令满意于这道即将下肚的开胃菜,低声欢呼了起来,实际上基里连科是满意于新式舰炮系统的成果。
虽然只是副炮,但152mm半穿甲弹对于这艘脆弱的驱逐舰是毁灭性的,一发穿透了水平装甲后砸进第二层甲板的弹头响了,席卷了落点周围的舱室;一发击中了舰塔顶部,迎风招展的红旗被炸成了随风飘扬的碎布条,铁皮焊接的瞭望台满是孔眼;另外两发则斜落在舷侧,破片像阵暴风般刮过了舰舷的战位,把几台转管枪打开花。驱逐舰上的火炮只进行了几轮毫无准头的射击就彻底沉寂,炮手无疑已伤亡殆尽。
炮手们欢快地将金色的定装弹送入炮膛,再扳动电击发的手柄。炽热的弹头飞出炮膛,跨越乌萨斯北方的寒风,裹着驱逐舰舰体的碎片钻入舱内。数分钟后,彻底失控的动力炉将驱逐舰炸成一团璀璨的烟花,粉碎的残骸带着点点火光落入雪中,成为了它曾经存在的证据。
“这艘舰的使命已结束了。”
这种场景让人不忍去想其坚守阵位的战士的惨状——可惜这艘驱逐舰上并没有人。
借着月光和开火时的闪光,这艘无人驱逐舰上的光电塔已经让“神圣统治”级所携的凶器显露无遗。113师军工部门的相关代表在后方盯着凝固的画面,乌萨斯的大口径舰炮令他忧心忡忡:“看来这帮土著进步得比我们想象中快得多。”
用蓝星穿越者们携带而来的历史资料纠正后,人类帝国的历史学家们在部分远古历史的问题上总算不再搞“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地球和火星两个世界之间的战争”这种冷笑话了。
从战舰技术指标上来讲,乌萨斯陆行舰队从前无畏时代一跃到间战时期,进步无疑是神速的。然而战场一线的指挥员们依然志在必得——乌萨斯的进步只不过是回光返照,我们的胜利必将来临。
从太空战舰指挥员临时转行陆行小舢板舰长的杨威利用十分装逼的语气评价对手:“克制,但还不够。”
这位星际战士并非特殊顾问小组的成员,是那个冰冷黑暗的银河里土生土长的舰队之主,卓越的太空战舰指挥员。但现在113师的太空舰队在泰拉行星系里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说,为了不被泰拉土著们发觉还十分憋屈地躲在行星系外圈负责开发偏远地区,要么就是蹲在两个塔卫的背面,出航行动屈指可数。于是杨威利主动申请换到能发挥作用的位置上来。
他宁可自降身份,从太空舰队跑到驻地先遣队,指挥着在太空里连艘艇都算不上的陆行舰和勉强算艘小船的移动城市武装模块,还要消耗大量时间和精力掌握指挥陆行舰的技战术知识——这类超巨型地面载具玩意既不是坦克,也不是水面舰艇,更不是航天器。
“武器测试五分钟后开始。”
是的,武器测试。
加里的头盔内已被烟草散发的浓雾充斥,在头盔激光显示器在他的视网膜激光投影上显示出新信息时,他的军用微型单向人机接口立刻开始发送信号。
与此同时,敌人的寂静让基里连科深感不安。
敌人自始至终保持着沉默,仿佛这么一座灯火通明的移动城市,或者说军用移动要塞上什么人都没有,附近的保民军单位也只有那么一艘驱逐舰。
不可能只有这样的抵抗……基里连科敏锐地察觉到刚刚只是试探火力的炮灰。他向旁边的传令官下令各单位加强搜索,紧接着自言自语地咕嘟起来:“。。。。。。我的决策在他们面前有任何漏洞吗?”
任何漏洞?
全是漏洞!
“115°方向发现敌炮闪光!”观察手凄厉的叫声刺进基里连科的头顶和颅侧的四个耳朵眼儿里。
不用他多说,所有能目视舰外的人都看到敌军火炮的闪光。那不是大家都习惯的红黄色,而是恐怖的蓝紫色!
以往敌军的炮火射来时,人们有时间从闪光中意识到那是敌军的火力,然后所有的舰队军官和士兵都会在惶恐中等待着决定命运的落弹。可这次不一样,几乎是在敌方炮口焰亮起的瞬间,战列线一侧便有着亮度恐怖的巨大亮蓝色火柱冲天而起,落雷般的巨响震撼了整只舰队。
数万吨的陆行战舰在恐怖的气浪中晃荡,舰体内的乌萨斯舰员感觉自己正身处一口鸣奏的大钟里。
主力舰5号,战列巡洋舰“彼得大帝”号不幸被命中舯部,底盘下爆出的一团烈焰将它高高顶起,舰体发出一阵悲鸣,干净利落地从中折断!
基里连科如坠冰窖:帝国最新锐的技术所打造出的划时代战舰,就这么不堪一击?
与此同时,在“钢铁格勒”号移动城市的战斗情报中心里,杨威利正看着面前密集的信息窗口,那上面显示着雷达、光电和热成像等多种传感器的探测结果。
杨威利冷静地下令:“加里,收敛你的火力,铸造厅的新玩具都试一试。”
113师与整合运动的情报部门在一年前便得知了乌萨斯正在建造新式陆行舰,然而在航空摄像和卫星过顶之后,进一步的情报侦察难以进展了:整合运动的情报工作机构“国家政治保卫总局”是屁股上还挂着蛋壳的菜鸟,不会因为名字叫“格别乌”就跟某个宇宙的苏联国家安全机构一样强劲。与帝国同行“公共安全和秩序保卫局”(奥克瑞纳)进行数轮交手之后,格别乌的数名谍报侦察员牺牲,部分地区的地下工作陷入低潮,却也未能换来战舰的性能情报。
113师给整合运动帮忙的原则一向是,到了整合运动确实想尽办法也无计可施,的确是客观条件无法克服时,才出手。这是因为自己在养小号,如果整出一堆遇事只会喊人联爸爸救我的土著爹宝那就彻底失败了。而现在,面对乌萨斯帝国最精锐的主力舰快速战斗群,113师决定亲自撸袖子上场。
为了吊上大鱼,杨威利解除了钢铁格勒的灯光管制,放任它成为雪原上最显眼的目标。现在,神秘的面纱终于要揭开了。
乌萨斯舰队刚才一直沉默的主炮早早地调整了射向,只待输入诸元即可在最短时间内发射。现在,还幸存着的三艘战列舰、一艘战巡舰纷纷接到了射击命令,片刻之后,27根406MM炮管和8根381MM炮管喷射出致密的巨炮火力,扑向远方之敌。
乌萨斯主力舰的观察员们声嘶力竭:“首轮跨射!几乎全数命中!”